移动门由于空间占用小,方便拆装,美观等优点,被很多家庭所使用,但是移门在推拉过程中,会因为门本身的重量和推门的力度而产生的惯性,发生门扇撞击门框的现象,导致门和门框的损坏,发出噪音或夹手等安全风险隐患。而安装移门缓冲器能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移门缓冲器会在门即将与门框合并时产生一段安全的缓冲距离,然后缓慢合并。由于市面上现有的移门缓冲器存在安装调试难,使用的过程中易脱钩,拉开门太重(缓冲行程有多长,拉簧就得拉多长,而且越拉越重。)造成力气小的人——如小孩,老人等,很难拉开门,在紧急状况下有一定安全隐患。
一种移门缓冲器,包括主体和上挡件,主体包括支架、液压阻尼器、活动件、连接件和拉钩,支架上开设有滑槽,活动件滑动连接在滑槽上,连接件安装在活动件上,连接件的前端设置有立式的铰接轴;拉钩的后端设置有铰接孔,铰接孔与铰接轴相互铰接,拉钩的前端设置有引导部,并且支架的前端还设置有弧形让位部,引导部和弧形让位部滑动配合;上挡件的下端设置有挡块,挡块和拉钩通过引导部和弧形让位部的滑动配合进行松开和钩接;液压阻尼器安装在滑槽的后端,液压阻尼器的活塞杆与活动件连接。
优选的,移门缓冲器还包括弹簧和销钉,活动件的两侧部均开设有让位槽,让位槽前端延伸有弧度让位槽,支架的两侧部均开设有腰槽,腰槽的前端延伸有弧度腰槽,弧度让位槽的延伸末端与腰槽对接,弧度腰槽的延伸末端与让位槽对接,销钉与让位槽或腰槽滑动配合,销钉与弧度让位槽或弧度腰槽让位配合;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滑槽的后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销钉上。
优选的,滑槽两侧的前端开设有第一脱离口,第一脱离口与弧形让位部相互对应,并且两个拉钩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滑槽侧壁滑动配合;滑槽两侧位于拉钩的初始位置处还分别开设有第二脱离口,第二脱离口上还设置有弹片,限位块和弹片弹性配合。
优选的,滑槽两侧的上端分别开设有滑道,活动件两侧的上端向外延伸有滑块,滑块与滑道滑动配合。
优选的,移门缓冲器还包括前封盖和后封盖,前封盖和后封盖的侧部设置有卡接口,支架的外侧部上还成型有卡块,卡接口和卡块相互卡接配合。
1)通过活动件上的让位槽和支架上的腰槽,对钩有弹簧的销钉进行滑动和让位脱离配合;以此来实现当开门时,上挡件带动拉钩和活动件滑动到弧度腰槽位置时,销钉便会让位至让位槽内,活动件便会摆脱弹簧的回缩力继续滑动前行;通过这一设计,在开门情况下,安装在门扇上光启内的主体在脱离安装在门框上轨道内的上挡件前,就能够摆脱弹簧的回缩力;使开门无需使用拉满行程的力气就可将门扇拉开,弹簧也不用拉伸到与行程程度相一致导致出现回弹力度过大造成开门困难的情况,便能减轻用户拉开门的拉力;在关门的情况下,门扇的滑动惯性让主体撞击挡块;当挡块进入拉钩限位腔撞击连接件带动活动件往后滑动的缓冲过程中,由于销钉处在让位槽内,活动件将不可能会受到弹簧的回缩作用力,使连接在活动件上的液压阻尼器前端缓冲行程摆脱了弹簧回缩力的泄力情况;来保证了移门缓冲器进行缓冲作用时无外力(弹簧回缩力)的干预。
2)通过设置两个左右打开的立式拉钩,两个拉钩之间形成深度较深的限位腔;上挡件的挡块和限位腔对接,内有较大的自由对接范围;拉钩的引导部和支架前端的弧形让位部滑动配合,对两个拉钩进行滑动开合,实现上挡件与主体的脱离;且主体前端缓冲行程没有弹簧对拉钩的回缩力;通过这一设计,使上挡件与主体之间无需配合准确,减少了调试步骤;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易因为门扇或门框的下沉造成脱钩现象。
3)限位块通过弧形让位部延伸出第一脱离口以外,能够加大两个拉钩的打开程度,提高挡块锁定在拉钩内和脱离出拉钩时,两个拉钩之间的张紧程度;在拉钩处于初始端位置上挡件挡块首次进入限位腔时,通过弹片的弹性变形能够使两个拉钩具备弹性的收缩力度,以此来实现了两个拉钩在初始端能够具备弹性的张紧力,既能保证两个拉钩的张开,便于挡块进入到限位腔中,又能保证两个拉钩之间配合的紧密程度,保证挡块与拉钩稳定钩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存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存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能够准确的通过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移门缓冲器,包括主体1和上挡件20,主体1包括支架10、液压阻尼器60、活动件50、连接件40和拉钩30,支架10上开设有滑槽11,活动件50滑动连接在滑槽11上,连接件40安装在活动件50上,连接件40的前端设置有立式的铰接轴;拉钩30的后端设置有铰接孔,铰接孔与铰接轴相互铰接,拉钩30的前端设置有引导部31,并且支架10的前端还设置有弧形让位部14,引导部31和弧形让位部14滑动配合;上挡件20的下端设置有挡块21,挡块21和拉钩30通过引导部31和弧形让位部14的滑动配合进行松开和钩接;液压阻尼器60安装在滑槽11的后端,液压阻尼器60的活塞杆与活动件50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法中,主体1安装在门扇2光启内,上挡件20安装在门框3上,通过引导部31和弧形让位部14的滑动配合,对两个拉钩30进行滑动开合,以此来实现上挡件20下端的挡块21与拉钩30的相互钩接配合;当门扇2拉开过程中,安装在门扇2光启内的主体1向后移动,此时上挡件20上的挡块21是通过钩住拉钩30与安装在门扇2上的主体1进行连接的,当主体1往后移,上挡件20上的挡块21就会钩住拉钩30使活动件50沿着滑槽11向前移动到支架10上的弧形让位部14,此时拉钩30便会沿着弧形让位部14向外打开,使挡块21脱离,以此来实现上挡件20与主体1的脱离。
进一步的如图3-8所示,移门缓冲器主体1还包括弹簧70和销钉71,活动件50的两侧部均开设有让位槽51,让位槽51前端延伸有弧度让位槽52,支架10的两侧部均开设有腰槽15,腰槽15的前端延伸有弧度腰槽16,弧度让位槽52的延伸末端与腰槽15对接,弧度腰槽16的延伸末端与让位槽51对接,销钉71与让位槽51或腰槽15滑动配合,销钉71与弧度让位槽52或弧度腰槽16让位配合;弹簧70的一端连接在滑槽11的后端,弹簧70的另一端连接在销钉71上。
在上述技术方法中,通过设置让位槽51和腰槽15,并且让位槽51和腰槽15分别延伸弧度让位槽52和弧度腰槽16,利用销钉71进行滑动配合,当门扇2未拉开时,上挡件20通过挡块21和拉钩30的钩接配合,与液压阻尼器60和弹簧70进行同步连接,此时销钉71位于腰槽15和弧度让位槽52内,门扇2将受到弹簧70的收缩力度,使门扇2能够与门框3保持紧闭的状态;当拉开门扇2的过程中,销钉71沿着腰槽15向前滑动,当销钉71滑动至腰槽15末端进入到弧度腰槽16时,弧度腰槽16便会引导销钉71向上移动,销钉71便会进入到让位槽51中,因此销钉71便停留在弧度腰槽16的延伸末端,而随着门扇2的拉动,活动件50继续往前移动,销钉71将沿着让位槽51滑动,此时销钉71相对于支架10为静止状态,而相对于活动件50为滑动状态,使弹簧70相对于支架10为静止状态,这一过程便能停止住弹簧70,使门扇2不受到弹簧70的限制,来保证拉开门扇2无弹簧70的阻力,便能减轻用户拉门的拉力;通过这一设计,开门无需使用拉满行程的力气就可将门扇2拉开,弹簧70也不用拉伸到与行程长度相一致导致出现回弹力度造成开门困难的情况;当门扇2关闭时,挡块21将沿着打开状态的引导部31进入到两个拉钩30之间的限位腔33中撞击连接件40,并带动活动件50向后滑动。这时由于销钉71处于弧度腰槽16和让位槽51中,在活动件50上的弧度让位槽52滑动至弧度腰槽16的过程中仅仅受到液压阻尼器60的缓冲阻力,活动件50在这一过程中不会受到弹簧70的收缩作用力,使液压阻尼器60去除掉了弹簧70收缩作用力,来保证了液压阻尼器60进行缓冲作用时无外力(弹簧70回缩力)的干预。
进一步的如图3-7所示,拉钩30设置有两个,两个拉钩30之间形成限位腔33,挡块21与限位腔33对接。防止挡块21意外脱离拉钩30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的如图3-7所示,滑槽11两侧的前端开设有第一脱离口13,第一脱离口13与弧形让位部14相互对应,并且两个拉钩30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限位块32,限位块32与滑槽11侧壁滑动配合;滑槽两侧位于拉钩的初始位置处还分别开设有第二脱离口35,第二脱离口35上还设置有弹片36,限位块32和弹片36弹性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法中,限位块32通过弧形让位部14延伸出第一脱离口13以外,限位块32与滑槽11侧壁的滑动配合限制拉钩30未与弧形让位部14配合时的位置,限位块32通过弧形让位部14延伸出第一脱离口13以外能够加大两个拉钩30的打开程度,提高挡块21锁定在拉钩30内和脱离出拉钩30时,两个拉钩30之间的张紧程度;在移门缓冲器安装好,两个拉钩30在初始端位置,挡块21首次进入限位腔33中对接时,挡块21将顶住两个拉钩30前端的引导部31,此时拉钩30上的限位块32将顶住弹片36,通过弹片36的弹性变形使两个拉钩30向外张开,使上挡件20下端的挡块21推入限位腔33中,推入限位腔33后,弹片36回弹,使两个拉钩30重新闭合,使上挡件20成功对接进限位腔33中,通过弹片36的回弹作用力能保证挡块21与拉钩30稳定钩接配合。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引导部31向下延伸至滑槽11的槽底,弧形让位部14位于滑槽11的槽底。
进一步的如图3、图4和图7所示,滑槽11两侧的上端分别开设有滑道12,活动件50两侧的上端向外延伸有滑块53,滑块53与滑道12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移门缓冲器还包括前封盖17和后封盖18,前封盖17和后封盖18的侧部设置有卡接口171,支架10的外侧部上还成型有卡块19,卡接口171和卡块19相互卡接配合,保证移门缓冲器整体的表面整洁,同时也防止活动件50脱离现象的发生。
如图1-8所示,通过活动件50上的让位槽51和支架10上的腰槽15,对钩有弹簧70的销钉71进行滑动和让位脱离配合;以此来实现当开门时,上挡件20带动拉钩30和活动件50滑动到弧度腰槽16位置时,销钉71便会让位至让位槽51内,活动件50便会摆脱弹簧70的回缩力继续滑动前行;通过这一设计,在开门情况下,安装在门扇2上光启内的主体1在脱离安装在门框3上轨道内的上挡件20前,就能够摆脱弹簧70的回缩力;使开门无需使用拉满行程的力气就可将门扇2拉开,弹簧70也不用拉伸到与行程程度相一致导致出现回弹力度过大造成开门困难的情况,便能减轻用户拉开门的拉力;在关门的情况下,门扇2的滑动惯性让主体撞击挡块21;当挡块21进入拉钩30限位腔33撞击连接件40带动活动件50往后滑动的缓冲过程中,由于销钉71处在让位槽51内,活动件50将不可能会受到弹簧70的回缩作用力,使连接在活动件50上的液压阻尼器前端缓冲行程摆脱了弹簧70回缩力的泄力情况;来保证了移门缓冲器进行缓冲作用时无外力(弹簧70回缩力)的干预。
通过设置两个左右打开的立式拉钩30,两个拉钩30之间形成深度较深的限位腔33;上挡件20的挡块21和限位腔33对接,内有较大的自由对接范围;拉钩30的引导部和支架10前端的弧形让位部滑动配合,对两个拉钩30进行滑动开合,实现上挡件20与主体的脱离;且主体前端缓冲行程没有弹簧70对拉钩30的回缩力;通过这一设计,使上挡件20与主体之间无需配合准确,减少了调试步骤;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易因为门扇2或门框3的下沉造成脱钩现象。
限位块通过弧形让位部延伸出第一脱离口以外,能够加大两个拉钩30的打开程度,提高挡块21锁定在拉钩30内和脱离出拉钩30时,两个拉钩30之间的张紧程度;在拉钩30处于初始端位置上挡件20挡块21首次进入限位腔33将时,通过弹片36的弹性变形能够使两个拉钩30具备弹性的收缩力度,以此来实现了两个拉钩30在初始端能够具备弹性的张紧力,既能保证两个拉钩30的张开,便于挡块21进入到限位腔33中,又能保证两个拉钩30之间配合的紧密程度,保证挡块21与拉钩30稳定钩接配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下一篇:小蓝gary视频2023进口